“很多资深的“吃货”都觉得,一个城市里最好的美食一定不是出在大酒店大饭馆,而是藏身于旮旯小巷里。真正的美食是“大隐隐于市”的,那些富丽堂皇的酒店餐厅食物固然美味,但是走街串巷的寻找角落里的美食,却有着什么都替代不了的幸福感。

  这些“藏身”于小巷里的美食,一定是平民的、熟悉的、妥帖地满足着我们的胃的,我们需要寻找到这些温暖的滋味,躲在城市之间、扎在小巷里,一间小院儿,一个小房间,一爿小店面,每一个角落都是一个故事,与味道有关,与生活经历有关,与成长有关。这些美食,就是这座城市里最自然的“原味"。

  俗话说,“吃洋芋,长子弟”。在昆明,洋芋应该是普及率最高的小吃,不管哪条小街哪个僻巷,都能看到它的影子。我们首先推荐的就是吃洋芋的好地方。

  小番食馆

     推荐:甜、咸酱黄金洋芋

  “去洋芋巷吃洋芋”是许多昆明年轻人的一大爱好。其实昆明并没有洋芋巷,只因建设路坡脚染布巷里有一家小番食馆的煎洋芋特别好吃,慢慢地,染布巷就被戏称为“洋芋巷”。前些日子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说小番食馆的洋芋是昆明最好吃的洋芋。凉拌洋芋,甜酱黄金洋芋、咸酱黄金洋芋,更有甜咸酱黄金大洋芋让人不用吃,光想就口水一个劲直流。

  冬东炸洋芋

     推荐:炸洋芋

  别看冬东炸洋芋的店面不算太大,说起来也有十多年的历史。虽然都是炸洋芋,但是他家的洋芋就是和别处的不一样,洋芋切成一坨一坨的,先是在水里煮一道,然后放到一口巨大的锅里慢慢油炸,看着一个个洋芋在油里面浮沉现隐、不停滚动。等到洋芋捞起时,已是成金黄色的脆皮了。炸洋芋的佐料也值得一提,在炸好的洋芋里加入辣椒面,还有折耳根、香菜、花椒等等,再放上酱油、醋、味精、香油,然后拌匀而成。各种香味融合,也颇令人垂涎。

  天天洋芋饭

     推荐:洋芋饭

  铜锅洋芋焖饭就是将米、洋芋块、火腿丁放入铜锅,配以盐、油、八角、花椒后,再定量加入抚仙湖水用铜锅焖煮,因为色香味俱全,澄江抚仙湖的铜锅洋芋焖饭一直都有很好的口碑。这一次,想吃正宗的铜锅洋芋焖饭,不用再跋山涉水奔赴澄江了。暗藏在梁家河车场对面小巷子中的天天洋芋饭绝对让你感受得到最正宗的铜锅洋芋焖饭。

  雪儿泡菜

     推荐:小米辣泡洋芋、卤腐泡洋芋

  爱吃泡菜的昆明人,想必对雪儿家的泡菜都不会陌生。特别是那两款经典的“小米辣泡洋芋”和“卤腐泡洋芋”,不但样子诱人,吃在嘴巴里酸辣酸辣的感觉更是让人意犹未尽。洋芋不软不硬的,而且佐料的味道恰到好处,所以这个也是他们家销售最快的菜色。雪儿泡菜的店面很小,如果坐着吃的话,充其量能坐下10个人,所以大多数人都是买了之后边逛街边吃。于是,在钱局街上,年轻漂亮的女孩子手里提着雪儿家的各种“泡制美食”边走边吃,也就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当然,除了洋芋,昆明还有各种各样的美食,这些藏在犄角旮旯里的美食,它们不打广告、不宣传,就靠口碑相传积攒客源。若不是经人推荐,很难发现它们。

  重庆鲜面王

     推荐:牛肉面、鸡杂面

  重庆的面条向来有名,那种当地人叫做“苍蝇面馆”的小店里,各式面条应有尽有,是山城人的最爱。通常这种面馆店都不大,有的只有两三张桌子,卖的东西只有一种——面,但是花样却不少,煎蛋面、担担面、哨子面……面是论两数卖,一两、三两、五两,跟昆明的小碗大碗一样,两数不同价格也不同。

  金星小区就有一家这样的重庆小面馆,招牌上写“重庆鲜面王”五个大字,从老板到小工都是清一色纯正的山城人,红油、芽菜、煮面的大锅、爽朗的川腔……店里的装修、菜单、菜品都与重庆无异。店里的招牌面是牛肉面和鸡杂面,鸡杂面最有特色,炒好的鸡杂浇在面头上,洒一把绿绿的葱花,淋一勺红油,吃的时候别忘记多加点花椒,香浓的味道直捣肺腑。吃得不够再点碗川中地区地标性小吃——酸辣粉,冒子里有黄豆的那种,酸辣可口,真正地道的成都美味。

  不留名肠旺米线

     推荐:肠旺米线(肠旺和米线分开吃最爽)

  据说“肠旺“的叫法起源于晚清,“肠”和“旺”本来就很搭,再加上有“长旺”的谐音,更让其独树于市井小吃。云南的肠旺米线不拘一格,不像贵州的肠旺面大体是猪肠、血旺、脆哨,肠子是小的圈圈,旺子是工整的小片。云南的肠旺米线来的更江湖,大圈的肠子,方块的旺子,脆哨也只有几家“大的”专业米线馆才有,再加上米线和肠旺的搭配会更多一些爽滑的口感,使得云南的肠旺米线多了自己的特点。

  分布在昆明大街小巷的肠旺米线店各有千秋,但龙泉路上这家叫不留名肠旺米线的小吃店绝对火爆,店面不大但吃客如织,座位从来不够,有蹲着吃的、也有站着吃的。来这家店最爽快的吃法是要一个小碗,同时加一份肠和海带,叫店家用大碗装。原因有二,一是小碗的分量足,划算,二是因为分量很足,满满的米线盛不下汤,用大碗装可以多要汤。汤里泡着加量的肠子和海带,宽宽敞敞,吃起来游刃有余。怕油的再加上点酸菜,去腻开胃。口味重的,上点葱花和油辣椒,吃得满口生香,回味悠长。

  汤霸老鸭汤火锅店

     推荐:老鸭汤、清汤鹅 

  很多食客都表示发现海源路上这家叫“汤霸”的老鸭汤火锅店纯属偶然,只要你在某一个寒冷的傍晚,开着车寻找地方吃饭未果,又碰巧经过海源中路,就会看见这家店巨大的黑底黄字门头,这个门头会让人不知不觉胃里就涌起一股温暖的食欲,这种感觉当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坐下点菜,店家会为你推荐原味清汤鹅,两个人的话再点一份金银馒头或是两份新鲜蔬菜就完全足够了。

  锅底是早炖好的,跟鸡汤差不多,但却比鸡汤味道更为鲜香甘甜,汤面上飘着星星点点黄灿灿的油圈,热气腾腾。方寸大小的鹅肉已经炖得很到位了,细细嚼,浸满汤水的鹅肉块块分明,有种特别的味道。如果不习惯,可以就着糊辣子或是卤腐的蘸料,香菜、大葱、辣椒等浓烈的味道让这鹅肉又别有一番滋味。这种熬炖的清汤与新鲜蔬菜是天生绝配,随意点上三两个绿菜,在汤里扑腾几下就直接放到口中,美味营养又滋润,加入了蔬菜的鹅汤更加清甜爽口,就一口炸得香酥的金银馒头,内心顿时酣畅淋漓。

  安宁浸长村二十年老店

     推荐:毛驴干巴、驴肉小炒

  俗语云:“天上龙肉地上驴肉”。虽没吃过龙肉啥味道,但是驴肉的味道却是可以寻觅到的。要吃到真正的美滋味,千万别怕山高路远,吃过之后,你会发现这几十公里的路加上20块的过路费是值得的。昆明到安宁,下了高速路还得走颠簸崎岖的小路,翻山越岭之后看到路边灰头土脸的餐馆意志力差点的食客都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太疯狂了。直到美味送进嘴里,心中一块大石才落地。这家叫“安宁浸长村二十年老店”的餐馆一直以驴肉为招牌:小炒、红烧、凉片、黄焖和干巴是主打菜式,副菜还有驴血和驴鞭,每天点单率很高。

  驴肉小炒和毛驴干巴是最好吃的。炒时只配上干辣椒,看起来非常简单,肉是用驴子身上最好的部位剁成末,然后菜油爆炒,却非常的香爽,下饭最幸福,可以连吃几大碗。毛驴干巴更是难得的美味,咸度适合,干香韧弹十分有嚼劲,与其他肉类都不相同的口感是下酒的恩物。另外,店里任何一种蔬菜都新鲜,因为房子后面就能采摘,随便点都很爽口。

  凤庆牛汤锅   

     推荐:牛汤锅、牛耙乎

  大块的牛肉、热气腾腾的牛肉汤加上米饭,组合成了一碗极品的牛肉泡饭。在芹菜、香菜、葱花等配料的呼应下,香鲜到了极致。如果再点上一盘水腌菜炒藕那就再好不过了,酸鲜可口,甚是开胃。牛肉泡饭是凤庆牛汤锅推出的中午特色工作餐,当然还有其它主打硬菜。比如“牛耙乎”、牛汤锅。老板说,店里的牛肉都是从临沧、大理挑选的优质活牛,运达昆明后请专人屠宰,保证牛肉够新、够鲜。调料是牛肉汤鲜香的另一个小秘密,就算盐巴都要从凤庆街子上进货。货真价实,原料健康,正因这些原因,才成就了飘香几里的浓郁牛肉香。

  羊村

     

  推荐:烤羊排、烤羊腿

  烟熏火燎二十分钟后,一盘色泽油亮的焦黄羊排放在了我们面前,尝一口,终于明白这家小馆子每天门庭若市的原因了。羊排外酥里嫩,咬一嘴肉汁四溢,肉感细腻,让人不忍心再吃第二口,整个口腔充斥着一股鲜香,没有半点羊膻味,果然名不虚传。康老板选用优质内蒙羔羊肉,用独家秘方腌制一天,又用洋葱去腥、去膻、解腻后,在特制的烤炉旋转烤制,撒上一把辣椒面,烤制到三四成熟就停止。接着客人自己烘烤,蘸上干料边烤边吃。如果你想一尝羊村的羊肉,早点去“把位子”都不行,需要提前一天订位。老板根据预订情况,预备腌制羊肉,从而保证羊肉质量。

  版纳傣家园

     推荐:素炒野菜

  在昆明你肯定经常吃傣味,但以野菜为主打的傣味你一定没吃过。光听这些野菜的名字你都会一头雾水。春苑花鸟市场旁边的巷子里,版纳人周老板开了家版纳傣家园。来到厨房,老板娘指着菜架子上的一排野菜一一介绍:这是刺五加、水蕨菜、苦凉菜、芭蕉花、刺嫩芽……当我们快要被眼前的嫩叶和它们的名字绕晕了头时,老板娘介绍:“野菜的做法一般是素炒,但会放傣味特产配料,这些配料其实也是菜。”接着,她又讲出一大串我们闻所未闻的名字:金盖、臭菜、香茅、苦粉、苦水……老板娘说了,“好多菜你介昆明都没有,只有我介版纳有”。

  太阳饭店

     推荐:麻辣脆皮肠、小刀牛肉

  才四五岁时,总觉得太阳饭店是“高大上”的餐馆,因为人太多,每次吃饭都要等位子。20年后,它从记忆中的一间店面,发展到四五家,现在都要占据整条巷子,但依然要等位子。店里的两道招牌菜:一道是麻辣脆皮肠,另一道是小刀牛肉。两道菜的配料都很普通,不过是干辣椒、青椒、麻椒、葱等,但独家腌制法,既去除脆皮肠和牛肉的腥味,又让菜品入味,口感更佳。两道菜用白色的瓷盘呈上来,看得周围的客人直咽口水。

  瑞圆饭店

     推荐:黑笋焖鸡、瑞圆一锅香

  大厨抬着一盘颜色鲜艳的黑笋焖鸡来到我们面前。他介绍,黑笋本来并不是黑色,而是四川一种特有的烹制方法,将笋子专门用烟熏黑、晒干,用黄焖的方法,配上配料与提前腌制好的鸡肉一起焖制。大厨说得仔细,而我们的心思早在面前的美味上了,着急地尝一口,浓郁的味道下,居然细细尝出一股烟香。大厨说:“黑笋是云南没有的,是四川独有原料,只能从那边进货过来。一根黑笋大概有20厘米长,可以分成五六节。采购的时候只要笋尖,因为这段笋肉极其细嫩、口感甚好。”

  包敏麻辣菜

     推荐:麻辣菜、柠檬罗非鱼

  包敏麻辣菜藏身于文化巷内两年,已经很有名气了。我们一行两人吃得满身大汗、嘴不停地“咝辣”、摸着肚子喊“爽”,却只花了35元。挑选喜欢的菜品,用特制的麻辣味调拌,配上一小碗米饭,真是解馋又解饿。如果想更“火辣”些,点一道柠檬鱼。罗非鱼蒸熟,淋上独家秘制的汁水,酸辣之中略带些甜,绝对能让你不知不觉消灭两碗米饭。

  鲍旭私房菜

     推荐:干锅鳝鱼、干锅毛驴肉

  这家只有十平米的小店经常“人满为患”,就算是下雨天,门口的小板凳上也坐满了等桌的人。老板鲍旭说,他家的干锅鳝鱼味道如此鲜美,一是恰当掌握十几种配料的比例和搭配,二是鳝鱼本身要优质。他不买市场上的家养鳝鱼,而是从捕捉野生鳝鱼的贩子手里直接收购。因为捕捉难度大,所以每天都是定量销售。贩子们怕捕捉过量,野生鳝鱼断后,所以一边捕一边“播种”。但就算这样,也未必能一年四季天天吃到干锅鳝鱼。吃不到鳝鱼,就尝尝干锅毛驴肉吧。

  腾冲饵丝店

     推荐:大救驾

  在昆明的腾冲饵丝店虽然多,但并不是每家都正宗和美味的。这家店虽然很小,但是据说用的是腾冲饵块做原料,腾冲地区生产的饵块细糯、色白、有筋。他家的大救驾饵块都作菱开片状,里面有鲜猪肉片、火腿片、酸菜、葱段、菠菜段、番茄丁、鸡蛋。进小店买了票,把票塞给窗口内的服务员,不一会儿就端出香喷喷的美味,在大大的铁皮桌前吃完,感觉就像回到国营工厂的食堂一样,感觉十分亲切。腾冲大救驾对昆明人来说一点也不陌生,它以名贵的腾冲浆米精制而成,柔韧细腻、醇香可口,经历了明、清、民国三个朝代,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你也可以和老板说,让他用韭菜、腌菜和糟辣子作调料来炒,盘中的炒铒块红、绿、白、黄相映,软糯烫进食时伴之喝上几口酸菜汤,不一会你就会把它扫个精光。

  陈氏洋芋鸡

   

  推荐:洋芋鸡 

  做洋芋鸡的主料没有太多的讲究,这家的原料中,鸡很嫩,据说是童子鸡,洋芋尽是选用麻皮水分少的那种,两者比例一般是洋芋比鸡稍多一些。洋芋鸡的关键是火候,它家的洋芋鸡火候可以随你对洋芋的生熟喜好来定,比如你喜欢吃生脆些的洋芋,那只管和老板招呼一声,保证是你要的那种口感。

  推荐选择把洋芋煮耙,这样出锅后的洋芋鸡不但色泽红亮,鸡肉鲜嫩,而且由于高压锅适度焖压的缘故,洋芋面而不烂,而且都是里外均匀,并不会外层都烂了而里面还生着。这时鸡肉的香味和着诸多的味道和鸡肉的鲜美味都融进了洋芋里,一口咬上去,不但口感舒适,味道更是鲜美,反而抢了鸡肉的风光,成为这道菜的主角。

  吃洋芋鸡还有一固定的程序。端上桌的洋芋鸡趁热先吃,待最受欢迎的洋芋基本都扫空后,再加入清汤,点着火,边煮边放各种时鲜小菜,浓浓地吃个余味无穷。

  铁板烧烤小摊

     推荐:铁板小锅贴

  这是一家没有名字的卖铁板烧烤的小摊,卖铁板烧烤这两位师傅是民间高手,因为传闻这两位师傅在附近的一家酒店供职,因为晚上下了班很无聊,才出来做点铁板烧娱乐一下。他们总是在每天晚上夜幕渐深时分才推着一架自制的小车来到固定地点,也就是棕树营这片老小区5组团18幢后面一个非常小的花园边,开始每个滋滋冒油的夜晚,所以白天是吃不到的,有心人千万要记清楚了,以免白跑。

  负责配菜下佐料的师傅准备有一种自制的小饺子,只有一个巴掌的五分之一大小,里面的馅料是鲜肉,放在铁板上加油一烧烤,就变成奇香无比的小锅贴,加之锅贴个头小,容易下口,不知不觉,数十个就已下肚。

  传统老滇味

     推荐:小锅米线

  小锅米线到处都有,做的好的店也非常多,这家的小锅米线为什么能上榜?你只要点上一碗,先喝口汤,再就着那些拌匀的配料吃上一口,就会明白了。这家小锅米线胜在配料,腌菜是店家自己做的,泡小米辣也是店家自己做的,腌菜嫩而水多,酸味适中,且不似寻常腌菜那般干巴巴的没有味道;小米辣更是一绝,一入口,微带点甜味很舒服,待得嚼上一下,马上窜鼻子上脑,激灵灵像开火车一般猛然让你精神一振,舌底生津,胃口一下就打开了。稍重的口味也非常对传统昆明人的脾胃,第二次去肯定会要求店家整个大碗。

  大烟囱烧烤

     推荐:鲜奶米布、烤鸡脚筋

  夜幕降临、烟雾缭绕、霓虹闪烁时,大烟囱的烟火和香味儿渐渐弥漫开来,从很久很久以前大伙儿只会在夜半时分才去寻找大烟囱吃烧烤,到如今,这家拥有十多年历史的老店也开始24小时通宵营业。

  说起大烟囱烧烤,很多70后和80后前期出生的人比较有印象,老板娘张女士说,这里的回头客很多都是从小吃着烧烤长大的熟客。这里的烧烤主要以傣味和麻辣味为主,最经典的品种是烤罗非鱼、烤牛肉、烤鱿鱼、烤鸡脚筋和烤茄子。

  除了烤的,大烟囱当时还卖炒米线、炒饵丝等煮品。现在大烟囱白天营业期间,大家来这里吃得比较多的就是煮品和各种小吃,例如烧豆腐、串串、酸辣粉、烤鸡翅尖和越南小卷粉等。说到这里,张女士神秘一笑,她说,上世纪90年代,昆明大街小巷里开始风靡的鲜奶米布,兴起的源头就是大烟囱。

  “当年我们卖越南小卷粉剩下来的米浆,我们加各种作料调给自己吃,当时有员工想到加鲜奶调进去放在砂锅上煮,没想到煮出的味道那么好吃,于是就试着开始卖鲜奶米布,”张女士回忆说,砂锅鲜奶米布一开始就受到很多人的欢迎,于是周边也有商家学了去,渐渐很多商家开始卖这款甜品了。如今在大烟囱,这款极具滇味和回忆的鲜奶米布也有了新的味道,例如巧克力味儿、香芋味儿、鸡蛋味儿、草莓味儿等,深受新老食客的欢迎。

  邢大妈私房菜

     推荐:酸辣鲫鱼

  没有店名、没有招牌、没有门牌号,走进小区,顺着工棚走到一道小门前,掀开帘子进去,就可以看见三桌人在那里吃喝欢笑。这家5年前发现的江湖名店,深藏在居民小区里,一道酸辣鲫鱼卖了10多年,几乎是人人一条。那条酸辣鲫鱼是老板早早就用香油煎黄,放在铁锅里,用小火慢慢地“渎”(音,小火焖之意),将酸辣的味道深入到鱼肉的每一丝里,骨酥肉香,吃起来刺激、过瘾。这里的家常味道别处都没有,也很特别,要做出赞美,也是极其普通的一句:像回家吃了顿妈妈做的饭。

本文为阿溢灿旅行原创文章,谢绝转载!

我们的公众g

欢迎投稿,合作及投稿联系投稿邮箱:weixin

ayican.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nmingzx.com/kmwh/80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