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省属高校排行榜,西北大学排名第一
文|冷丝栏目|丝说大学校园 在国家重点大学或者一流高校就读,这样的机会毕竟偏少,学生也是是少数,很大一部分同学有希望上省属重点高校。在最新的校友会榜单中,全国省属高校,西北大学排名第一,郑州大学排名第二,苏州大学排名第三,双一流建设高校云南大学屈居第十。 西北大学那么,西北大学被排名为年排行榜中的第一名,这合适吗?各个省的省属高校是一个什么办学水平?各个省市排名前三的地方高校又是哪些?(校友会省属所高校排名请见文末) 西北大学真的能够在省属高校中排名第一?那该怎么看郑大、苏大和上大? 西北大学在校友会的年排名中被列为第一名,这有说服力吗? 其实,西北大学的发展历史可谓一波三折,最初是建国后的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年改为由陕西省主管,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但一直未改变省属高校的隶属关系。西北大学现在的完整表述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 排名前20的省属高校西北大学优势学科是地质学、石油勘探、考古学,这些学科在国内外名列前茅,也为我国地质学发展和石油勘探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不过,冷丝发现,西北大学的学科建设有“瑕疵”。比如,西北大学仅有地质学入选一流学科行列,而国家重点学一级学科也只有一个即地质学。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西北大学的学科被评为A类的也不多,仅有考古学和理论经济学,地质学被评为B+类。 当然,西北大学的很多基础性学科倒是有很好的实力,比如化学、数学、物理、生物学、科学技术史和中国语言文学等等。 上海大学相形之下,郑州大学的实力较强,该校临床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等3个学科入选了世界一流学科名单。苏州大学这几年发展速度很快,很多学科在ESI排名中处于前列,几乎成为了这几年国内“明星高校”。 上海大学也发展很好,比如,国际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的学术论文数分别位于全国高校第47、40、33位。上海大学仅年以第一完成单位/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有2项,还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还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9项,这样的成绩在全国高校中也是有一定的地位。 所以说,西北大学被排在省属高校的第一位置,这确实引来很多争议。 各个省前三的省属高校是哪些?燕山大学超过河北工大?山西大学超过太原理工? 再来看看各个省排名前三的省属高校,冷丝也观察到,很多排名让人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各省市排名前三的省属高校这些名单该如何去看,问题出现在哪里?不同的省市,这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具体分析。当然,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存在的观点也不一样。 比如高考大省的河北,燕山大学确实有很好的办学实力,但是,我们也不要忘记了,河北工业大学的发展速度明显超过了燕山大学,而河北大学因为有河北省和教育部的扶持,这几年合并了几所其他高校,自身发展也很快。 燕山大学再如,百年老校山西大学的综合实力也很强,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山西省重点支持发展的对象是太原理工大学,当年将它扶持到工程大学的行列,后来在山西大学的多年努力之下,山西大学终于成为省部共建高校,这才迎来了山西大学的快速发展。 还有云南省的昆明理工大学和云南大学,它们的实力都很强。昆明理工大学这几年似乎成了“网红大学”,得到了云南省和国家的重点支持,但是,很显然,云南大学得到省和国家两级财政的支持力度更大,云南大学最终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就是明显的证明。就实际情况而言,云南大学的综合实力明显超过昆明理工大学。所以,云南大学在校友会省属高校榜单中被排名第十,这也算是一个争议的焦点。 云南大学最后,冷丝想强调的是,中国校友会有自己的考察标准,这样的排名结果大致也能够被公众接受。办学也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办高质量的大学,我们要从各种排名中看到自己的优势和缺陷,唯有如此,一所高校才能长久地发展。 省属高校办学经费来源渠道少,高校建设面临一些困难。 省属高校其实就是地方高校,主要是财政拨款收入、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科研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等。以我国中部地区省属某高校为例,其财政拨款收入约占55%,财政专户管理资金,主要是收取的学费和住宿费,约占30%,科研事业收入约占10%,其他收入约占5%。 从收入结构来看,省属高校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和收取的学生费用来办学。通过社会捐赠,利用社会资金增强办学力量明显不足。科研事业收入虽然总量在增加,但多是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科技成果转化带来的收入相对很少,这也导致了学校可以自主使用的资金增量较少。 山西大学特别是年10月起,基本养老保险、建立职业年金制度的改革,以及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缴费,高校的人员经费支出增加了30%左右,此部分支出没有资金来源,地方财政并没有因为社会保障缴费的改革,而相应调增财政拨款中的生均拨款定额,或者有所调整,但杯水车薪,导致社会保障缴费给高校带来了较大的资金压力,如果财政部门没有更好的办法补充学校这部分资金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高校的健康发展。 省属高校该如何建设“一流大学”呢? 省属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领军人才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发挥好资金的激励作用高校双一流建设对高水平人才的过度渴望,导致了人才流动乱象,少数学者四处走穴,完成一个合同期就换一所高校,使高校学科团队、实验设备等的投入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 郑州大学曾有专家指出,一些高校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过程中,盲目攀比,过分重视校外高层次人才而忽视了本校潜力型人才的培养,出现了混乱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从双一流建设的长远考虑,高校对高层次人才要引进和培育并举,调动校内校外两个积极性,从资源配置、团队建设、学科交流、激励奖励等方面逐步建立平衡机制,发挥好资金在推动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的激励作用。 充分使用社会资金助推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要推动双一流建设,不能仅仅依靠财政拨款,要学会善于使用社会资金办学。双一流建设中,为满足学科团队的需求,高校需要新建、改建或扩建大体量的实验室,单靠学校自有资金只能是杯水车薪,学校是不是可以利用社会资金完成项目建设,通过提供部分建设项目面积给对方使用的方式,来实现互利共赢。 宁夏大学另一方面,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各学科团队在跨学科发展中的作用,鼓励交叉融合,协同创新,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需求。重金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团队,做好科研,创作高质量论文,这样能够有效提高论文影响因子,这其实并不是目标,而是要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 总之,冷丝认为,建设优秀的省属高校,一方面践行立德树人任务,一方面使学校在服务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得到社会的认可,赢得美誉度,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学校,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附录所高校名单: 所省属高校排行榜单选 你认为哪所省属大学实力最强? 西北大学郑州大学云南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大学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nmingzx.com/kmls/84392.html
- 上一篇文章: 云视角丨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他眷恋的土地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