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朱良文,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昆明本土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中国民居建筑大师。长期从事传统城镇、村落、地方民族建筑及传统民居的研究以及遗产保护的工作。年获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颁发的"中国民族建筑事业终身成就奖"。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年2月21日,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该文件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

图|阿者科梯田上的蘑菇屋

我院积极响应国家以及地方各级部门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结合近期开展的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历史文化保护、乡村建设规划等项目编制推进工作,我院于年2月23日邀请中国民居建筑大师、"中国民族建筑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朱良文教授,在院四楼会议室进行了题为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传统村落活化的专题讲座。

图|主讲人朱良文教授

朱良文教授长期从事传统城镇、村落以及地方民族建筑和传统民居的研究。主持过《云南民族建筑与村寨环境的传统继承与更新研究》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4项;先后出版《丽江古城与纳西族民居》、《THEDAI》、《传统民居价值与传承》等多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持相关规划与建筑设计项目50余项。年获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颁发的"中国民族建筑事业终身成就奖"。

图|简海云副院长开场讲话

在讲座中,朱良文教授谈到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需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做研究,年起,朱教授的工作团队在云南元阳阿者科村开展的传统村落活化实验。云南元阳阿者科村是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区中5个重点村寨之一,阿者科的保护工作重点在传统哈尼族蘑菇房的改造、村寨环境整治工程,村寨产业发展、管理制度、村民参与、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思路探索。

此外,朱良文教授还对他考察过的数百个传统村落现状及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到有依靠自身保护发展的村落、依靠外力推助保护发展的村落等不同类型,但当前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仍然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同时提出不论何种村落,建设规律必须遵循,规划设计不可逾越,建设方法必须得当。

朱良文教授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提出传统村落的保护应当是动态的可持续性的辩证思考,既要对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以及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更重要的是让传统村落“活起来”,不仅只是空间上的活化,更应该是“人”的活化。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涉及各行各业,结合村落现状情况,采用多学科、多专业参与的方式,综合制定“一村一策”,同时应注重乡村人才培养,成为乡村振兴工作中村落发展的带头人。

图|讲座内容节选

我院技术人员积极参与了本次讲座,现场学术交流氛围浓厚。讲座结束后,现场人员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难点积极与朱良文教授开展了现场讨论,针对乡村地区风貌保护、村庄管理制度、乡村技术人才作用的发挥、“空心村”问题、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内容,朱良文教授都认真细致地发表了个人见解。

图|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图|交流环节积极提问

通过本次讲座,我院人员对传统村落活化有了新的认识,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工作不只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nmingzx.com/kmly/80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