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寒冬还未过去,第一位因资产负债而出局的地产大佬却已经杀了个漂亮的回马枪,重新出现在公众视野当中。年宣告破产的王健林曾负债亿跌入谷底,但他也因此躲过了房地产行业最黑暗的时期。

如今他重新归来,大举抄底,收割了众多房地产项目。这一逆势而上的行为,究竟透露出什么样的信号呢?

一、王健林重回富豪榜

年房地产行业遭到政策打压,万达集团深陷债务爆雷危机,资金链迅速断裂,公司核心骨干也纷纷出走。多亿的负债压碎了王健林的首富宝座,让他喘不过气来。当时他以极大的魄力甩卖资产,海外投资了几千亿的业务说卖就卖,这才勉强求得一线生机。

之后四五年间受到“口罩事件”等外界因素影响,国内房地产市场迎来寒冬。提早出局的王健林反而能有机会远离是非,笑看曾经的同行们挨个倒下。几年后王健林如愿将身上的债务还清,还凭借着千亿身家重新杀回富豪榜,位列今年胡润百富榜的第32位。

二、低价抄底房地产

此时的国内房地产行业,各路大佬皆已兵败如山倒,纷纷跌至富豪榜百名开外,杀了个回马枪的王健林反而成为最后的赢家。蛰伏许久之后,他没有跟老对手们客气,疯狂收割着带血的筹码。有数据统计,年1-8月王健林陆续拿下二十多个地产项目。

今年初葫芦岛兴隆大家庭的烂尾商圈被王健林低价捡漏,改建为万达广场。忻州最大的商超田森汇摇身一变,成为本地首个万达广场。赣州、扬州、珠海和北京等地的商贸项目,以及河南建业名下的所有商业项目,都被万达集团收入囊中。就连合肥的烂尾项目都没放过。

据统计今年前三个季度,万达名下多了13座万达广场,集团总营收达到.39亿元,同比增长6%,比上半年增加49%。然而与之前不同的是:万达在大肆扩张的同时,资产负债率却仅有50.6%。这个数字和动辄80%以上的头部房地产企业相比,明显低了不少。

而在成长性方面,万达商管上半年40.5亿的净利润,这个数字相比去年,暴增.3%。受此影响,万达始终没有放弃上市的梦想,并在不久前再次前往港交所递表准备三冲IPO。有多亿的净利润、负债仅有50%出头,手里还有亿现金,今年的万达活得相当滋润。

万达能在五年内起死回生,和王健林主导的改变不无关系。当年的负债,让他对传统房地产企业借贷、拿地、回款、融资再拿地的死循环心怀忌惮,走上了一条轻资产的道路。

如今万达手里的钱不再是用来花的,而是用来看的。投资项目时他们并不会投入现金,而是等投资方选好地址后再开始动手,担负起前期建造和招商管理等工作。项目投入运营后产生的租金,万达会跟投资方一起瓜分,三七分成,这才是他们主要的收益来源。

三、背后信号耐人寻味

王健林从今年开始抄底房地产行业,李嘉诚也重回中国,踏入广州房地产江湖,这是否代表着房地产市场的春天就要来了呢?这种言论还为时尚早。以今年的“金九银十”为例,昆明的部分楼盘从每平方米一万七的价格跌至如今的一万元,各种利好措施也只是开胃菜。

房地产行业的确获得了大量的政策支持,也确实出现了黑石花费亿收购中SOHO中国的刺激性事件。但这仍然是试探性行为。熟悉房地产行业周期的话就会发现,在每一轮房地产周期中,商业地产都比住宅地产更早迎来牛市。

因此王健林的做法透露出的真正信号是:商业地产的上行周期就要到了!这也符合后疫情时代国内经济的发展状态。数据统计,今年11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高于去年的5%。考虑到灵活就业等问题,实际数字比统计结果更高。

可见此时稳就业才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就业问题,人们才有钱出来消费,拉动经济复苏。至于住宅方面的需求,还要排在更靠后的位置。所以商业地产的机会,明显比住宅地产更大。

结语:

王健林能够东山再起,靠的不是偶然发现的机遇,而是超人的魄力和敏锐的眼光。这对广大普通人而言,同样是走向成功的秘诀。大家对王健林重回房地产市场一事,又有什么独到的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言。喜欢我们文章的,麻烦大家点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nmingzx.com/kmtc/83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