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过程 https://m-mip.39.net/fitness/mipso_4496004.html

阳春三月,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石登乡谷川村种植养殖基地里,桃花盛开、群蜂飞舞、肥壮的鸡儿在树林里悠闲地觅食;一座座遮阴网大棚里,密密麻麻的羊肚菌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小山村处处生机盎然。

谷川村坐落在澜沧江西岸的碧罗雪山东麓,是一个以白族、彝族、傈僳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村,辖14个村民小组,共户人。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加之村民文化程度低,缺乏外出谋生技能,曾经“住土坯屋、运输靠人背马驮、生活全靠一亩三分地”是谷川村多年来的生活写照。年,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挂钩帮扶谷川村后,始终把帮扶工作当作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瞄准最薄弱的教育领域、产业领域、贫困群体,探索出一条扶志、扶学、扶强等精准帮扶之路,把扶贫之水精准浇到了“穷根”上,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悄然发生了变化。

扶志:激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位于高寒山区的谷川村,至今部分村寨还未通路、通电、通网络信号,交通闭塞、信息不灵,经济发展滞后,群众生活十分贫困。长久的贫困让群众“穷惯了”、“习惯了”、“穷不思变”,发家致富意识差,“等、要、靠”思想严重。

“脱贫攻坚不能牛不喝水强按头,要让村民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李泽华语重心长地说:“送钱送物只是一时之济,难解长期之忧,要让贫困群众真正实现脱贫致富,就得想方设法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为此,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先后11次率队入户走访,深入到每一个村村寨寨,与贫困户围坐在火塘边交心谈心、一起睡在破旧木楞房里“认亲”、一起在田间地头干活谈心,和贫困户一起找穷根、想办法,帮他们树信心,给他们送志气。同时,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80余名中层干部各自深入到挂联户家中“认亲戚”,深入了解联系户生产生活情况,以“解剖麻雀”的方式细致分析致贫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户一案”“一人一策”帮扶计划。

为拓宽干群思路和眼界,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年11月,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在昆明举办了为期14天的兰坪县后备干部及石登乡村级基层干部培训班,把石登乡各村班子成员、小组长、党员和贫困户代表共人邀请到省里参加学习培训。带领他们参观了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阳宗海现代农庄、嵩明县现代农业,学习了武定县插甸经验。还组织石登乡基层干部和贫困户代表与玉溪市澄江县阳宗镇北斗村党总支书记、昭通市昭阳区永丰镇三甲村党总支书记、云南农业大学专家教授等进行了座谈交流,面对面学习新型农村合作社的建立和产业发展等经验,增强基层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决心,鼓起贫困户发家致富的信心。

 扶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我和弟弟都在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里学习,学院给予我们特殊照顾,学费全免,还享受最高生活费补助,没有学院的帮助,就没有我和弟弟的今天,学院的恩情谢不完。”

3月26日,记者电话采访和方燕姐弟俩的学习生活情况,电话里传来的是姐弟俩对学院的满满感激之情。

和方燕家住谷川村凤川村民小组,父母已离世,生活学习全靠低保维持。年,姐姐和方燕高中毕业,弟弟和燕东初中毕业,毕业时,姐弟俩自愿报考了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根据兄妹俩的特殊情况和志愿,学院给予优先录取、减免全部学费和最高生活补助等帮扶措施。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挂钩帮扶谷川村后,始终把教育扶贫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谷川村特困学生建立了“一对一”结对帮扶,为他们提供学习生活、情感交流、心理辅导、经济扶助等方面的关怀和帮助。关心谷川完小教育发展,支持校舍建设。出资11万元帮助谷川完小解决了建校征地费用,完成操场硬化,建设围墙、垃圾池、水池和营养餐厨房等基础设施。同时,深入石登中小学,详细了解教育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并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

开展支教帮扶和教师培训。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先后选派11名骨干教师,其中有9名硕士研究生、1名副教授到石登中学开展支教工作,解决石登中学教师紧缺的困难;在师资培训方面,学院出资协调,分批组织名石登乡中小学教师到大理学院进行培训学习,帮助教师掌握最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水平。

设立奖教奖学金和教师发展基金。自年以来,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每年出资10万元,为石登乡中小学设立奖教金和奖学金,调动优秀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鼓励优秀学生好好学习。同时,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石登乡教育扶贫工作,年,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为代课教师和特困教师争取到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蓝使命”乡村教师发展基金10万元,切实帮助特困教师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实行招生优惠和学费减免制。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对石登乡报考该学院的学生,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录取;对谷川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实行学费全免;对谷川村非建档立卡贫困户和石登乡其他村委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减免一半学费。

扶路: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

谷川村的凤山、松林头、迪仕3个村民小组坐落于海拔多米的深山里,那里风景优美,但由于不通路,群众出行极大不方便,同时,也严重阻碍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挂钩帮扶谷川村后,不通路的村民小组出行难问题始终牵动着他们的心。为尽快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学院多次与县乡有关部门协商,与村民探讨怎样修路,给他们讲解修路的好处,鼓励村民以实际行动参与修路。在县乡领导和当地村民的支持下,学院最终决定在不破坏当地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分步为不通路的村民小组修建人马驿道。年8月,由学院出资10万元,凤山村民小组村民投工投力,开始了原始森林中修路的“壮举”,在干群的齐心合力下,短短2个月,一条长达8公里的人马驿道顺利竣工。如今,其它村民小组的人马驿道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据悉,学院为修建人马驿道,先后投入了25.3万元。

“感谢国土学院给我们挖了一条摩托车路,现在,我们可以用摩托车接送孩子上学啦,孩子们也乐意去读书喽。”

凤山村民小组村民马学永对记者说,他们的孩子读书要到谷川完小住校,在未修建人马驿道时,孩子们上学全靠步行,要走5个多小时的路程,遇上雨季,路滑难行,克服不了上学路途遥远的困难,不少孩子小学没毕业就纷纷辍学。

扶强:发展产业促脱贫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为强化源头治贫、助推贫困户稳定脱贫,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积极为谷川村谋划产业,结合本村实际,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品牌。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根据谷川村具有雨水充沛和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帮扶村民发展以绿色经济为主的种养业。年,学院筹资30万元,帮助谷川村成立了“兰坪众惠种植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增强了谷川村脱贫致富的决心。

“冬桃长得很好,而且都开花了,合作社里种养的特色产业很适合本地气候条件和生长环境,只要认真管理,靠合作社发家致富没问题。”

兰坪众惠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发田介绍,合作社基地占地面积多亩,目前有17名社员,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均可申请入社。合作社主要以特色种植养殖为主,目前有冬桃80亩,土鸡大小多只,土蜂30多箱,下一步,他们将进行冬桃间套种西瓜,合理利用资源,让合作社发挥出最大经济效益,让社员们得到更多实惠。

眼下,正值羊肚菌出菌时节,谷川村羊肚菌种植基地里,一簇簇羊肚菌破土而出,长势喜人。

“羊肚菌真长出来了,没想到第一次试种就获得成功,我们致富又有新奔头喽。”

村民和汉松看着自家地里一朵朵待采的羊肚菌,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

年年底,在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的帮扶下,谷川村把冬闲田利用起来,试种了25亩羊肚菌,惠及5个村民小组3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目前,羊肚菌已全部进入采收阶段,预计纯收入达25万元以上。

“搭建大棚、菌种等费用全部由学院帮我们垫付,还负责帮我们烘干、出售,乡里专门给我们派了技术指导员,我们只管生产出羊肚菌就有钱赚。”

和汉松信心满满地说。

本报记者:程玉莲娜雪兰张亚

欢迎原创投稿,投稿请投递至邮箱

njbwxgzh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nmingzx.com/kmtc/83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