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习楼船,沉没浩浩滇池中的历史

陕西西安有一汉朝时期著名遗址名叫“昆明池”,这是在武帝时期修建的,工程十分浩大,是一个十多平方公里的“人!工!池!”。注意,那个年代的科技要挖一个这么大的人工池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而且昆明池不仅宽阔,还相当的深,以至于汉朝人在施工时挖出了湖底的周朝遗址(也是醉了)。励精图治的大帝刘彻修建狩猎场都是为了训练兵马战术,那修建这样一个史无前例的水利工程自然也不会是为了自己high,而是为了对付不是匈奴的另外一群强劲对手——西南夷。

张骞从西域大夏回来之后,带回了许多当地的货物,其中就有古代滇川地区特产的蜀布和邛竹杖,于是汉武帝就推想必然有从西南地区进入西域大夏的办法,于是派遣特使去西南地区勘察。结果却被南蛮的少数民族阻挠,武帝龙颜大怒,挥师南下,在今云南昆明的滇池地区与南蛮少数民族进行水战。至于为什么会在当今旱灾频繁的云贵高原上打水战,是因为当时的云贵高原其实降水充沛,河流众多,滇池地区也是河沼广布。

详细来说,阻挠武帝的是南越中的昆明国少数民族,昆明国是一个位于当今云南省会昆明的一个西南夷小国家,国家虽小,但军事实力却不弱,还有一支深通水性的水军。由于昆明人对滇池的环境十分了解,水战对于他们十分有优势。武帝的士兵多是北方人,不善水战,而汉军所用战船制作工艺简陋,无法适应广阔水域的鏖战,外加古代云南地区沼泽广布,瘴气弥漫,武帝的士兵有很多都患了地方病,根本无法有效发挥战斗力。战斗力的悬殊,导致汉军连连失利,最终大败而归。

武帝并没有立即处置战败而归的将领,而是仔细地从他们的口中得知一线的情况,总结失败经验,于是武帝决定加强大汉的水师建设。武帝立马在长安城附近挖了上文所提及的人工池,为了警醒自己,激励士兵,武帝将这个人工池赐名“昆明池”。

此外,武帝加强了对于战船制造工艺的改造,汉军开始操练大型楼船,这也就是著名的昆明大观楼长联中所提到的“汉习楼船”的典故出处。此次事件在《食货志》、《西南夷传》、《汉书·武帝纪》中均有记载,而也因为中华第一长联——大观楼长联中的“汉习楼船”字样而在西南地区广为流传。

武帝此次于公元前年,风盛瘴弱的夏季再次南征,最终由将领郭昌收服西南夷等南蛮诸族,成功入滇,为日后驱逐匈奴做好了准备,云南地区也正式归入中国版图。清朝的乾隆帝也曾因为仰慕汉武大帝的功绩,将北京颐和园的西湖更名“昆明湖”。而西安的昆明池遗址,也就在如今的西安市斗门水库地区。

文/犁原









































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nmingzx.com/kmwh/69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