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才会真的逃离北上广?

人是追逐利益的动物,我们在北上广打拼是为了过更好的生活,如果有朝一日选择离开,那多半也是因为离开后有更好的生活。

如果你在北京有一套价值万的房子,你会选择卖掉拿着钱去别的城市,还是为了配上这套房而拼命工作?

这届年轻人当中,总是不乏勇者。

在众人争先恐后涌进北京城,想方设法扎在这里安家之际,居然还有人愿意主动退出来,收拾好行囊就去了远方。

有网友发帖,自己的北京土著同事A,就真的卖掉了首都价值多万的房子,辞职去了昆明,生活质量不降反增。

其实想想也能明白,昆明怎么说也是二线省会城市,各方面水平自然不会差到哪里,但房价和物价比北京不知低了多少。

该网友没有细说A家的房子确切大小和地点,我们可以用通用场景做个猜测——大约是四环内平左右的房。

而他到了昆明,过的是什么生活呢?直接买了套复式,地上两层地下一层的那种,看起来就特别高大上,而这,只花了多万。

紧接着,就是买辆百十万车,整个生活质量提升一大截,完全就是起飞状态。剩余多万的余额,单是看着就让人安心。

如此惹人艳羡的后半生,可以说是人生赢家了,但却也引出了另外一种声音:他是爽了,但是他后代以后起点就低了。

硬要论起来,这样的话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说实话,A能实现这样的自由,并不是自己有多优秀多想得开,最大的原因还是站在了祖辈的荫庇之下。

他北京的房子哪来的?

家里以前给买的。

他凭什么能做主卖掉房子去昆明?

因为孑然一身,由单亲母亲养大,而母亲已去世。

对他来说,北京没什么好留恋的,他完全可以选择更加喜欢的生活环境,没人更干涉他,更没人有权指责他。

只是,一旦离开北京,直线下降的除了生活压力,还有就业机会、薪资待遇、教育资源……前两者关乎自己,后者关乎孩子。

可以这么说,他坐在先人栽的树下乘凉,却没给自己的后人栽树。

但是,sowhat?

常言道,生前哪管身后事,浪得几日是几日。谁规定了人这一生必须为后代的生活而活,我们这代人,能把自己过舒坦就很不容易了,有没有孩子还不一定呢。

这就像消费观念一样,有人挣多少用多少,讲求“取悦自己”;有人危机意识强,想方设法攒钱。只要不欠债不影响别人,哪有什么对错可言。

愿意为孩子的未来打拼的父母一定是负责任的,但这并不表示,没有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人就是错的。

更何况,有的人压根没有孩子,总不能为了还不存在的人打乱自己的计划吧。

就说A,哪怕以后结婚生娃了,从一线退居二线,也未见得就是各方面降级吧。家底殷实的他,能够提供给孩子的只会多不会少。没从小在北京念书,不一定就是学渣,不一定就是落后,也不一定就是起点低。

诚然,父母辈的情况的确很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在这方面,颜妹认为自己还是很有发言权。

作为农村长大的留守儿童,说我没有渴望过别人精致的生活,没有羡慕过别人出生就在城里有房的起点肯定是假的。试问,谁没有幻想过不用努力就很幸福的一生呢?

颜妹也想过,如果父母能让我从小在教育资源丰沛的地方学习,能有条件让我接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长大点能让我接触优质资源不那么费力,可能一切都会不一样。

只是,我们都该明白,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能力与抉择,父母也不例外。

不能说是自私,我们这代的许多人还是更愿意取悦自己,人活一生很不容易了,没必要给自己套太多枷锁,重。

况且,给下一代制造一定程度的危机感,防止他们啃老成性,不是更有利于社会进步吗?

中投汇对您的价值:

互分享、共交易!

你+中投汇=你更大的“交换价值”和“变现能量”!

中投汇的核心任务:

你有需求、我来服务!

发现需求、解决需求!

(为合伙人做“超级赋能”!让成功者更成功!)

中投汇的永恒主题:

交易!

让“交易”更轻松!

中投汇服务价值的核心:

利他+服务!

利他---就是最大的利己!

不利他---就是损己(会失很多商业契机和交易机会)!

利他---就是你的资源是你的,我的资源也是你的!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中投汇---让我们成为彼此的贵人!

end

加入中投汇扫我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nmingzx.com/kmwh/80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