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昆明市中考招生新政出来后,家长们都炸锅了,公号们也炸锅了。很多家长也找我咨询招生新政的事(主要是民办学校的家长)。我看完这个招生新政,第一反应是变化确实大,第二感觉是某些公号真是以误导家长为己任。

首先,这个70%的(定向+配额)是教育部门前两年就定下来的计划了。明年这个数字还会更高。只是之前没有出现配额指标这个招生办法。

政策是改不了的,还不如静下心来了解政策,以便于两个多月后选高中填志愿。

以下正文内容顺序为

1.中考录取政策解读

2.结合去年的实际录取情况分析今年新政的实际影响

3.今年如何选高中学校

正文

1.中考录取政策解读

第一,今年的招生政策不是对所有高中招生都造成影响。高中学校招生指标的比例变化只针对公办高中学位和民办高中的公费学位。

下面举例说明。

公办高中以云师大附中为例。云师大附中(高新校区)是公办高中,按去年招生指标人计算。今年统招指标就是*(25%统招+5%见分征集)=人(年是人)。

配额指标是40%,那云师大附中就有个指标被直接分配到了各个初中学校。定向指标是30%,那云师大附中就有个指标用于定向招生(定向招生方法与之前相同)。

云大附中星耀高中是民办学校。按去年招生指标人计算。公办学位人,民办学位人。

今年统招指标就是*(25%+5%)=60人(年是90人)

配额指标是40%,那云大附中星耀高中就有80个指标被直接分配到了各个初中学校。

定向指标是30%,那云大附中星耀高中就有60个指标用于定向招生(定向招生方法与之前相同)。

除此以外,云大附中星耀高中还有个指标可以根据考试成绩自主招生。(自主招生只是录取顺序在前面三种录取之后,但是不受政策影响,照样可以按成绩录取)。

2.结合去年的实际录取情况分析今年新政的实际影响

新政的影响不能看表面数字,表面数字和实际情况是有出入的。政策影响有多大,关键要看今年各高中学校的定向指标和配额指标是否能按计划用完?

去年的定向指标是55%,但实际上有的公办高中的定向指标根本没有用完。最后这部分没用完的指标又被用来进行见分征集录取。

以云师大附中为例,去年个定向指标只用了个,有个定向指标是没有用掉的,这个没有用掉的定向指标就被用于见分征集(按分数录取)!用不完的原因是,去年的定向招生最低控制线是比统招录取分数低20分(去年统招录取,定向最低控制线)。原因是很多公办初中的学生连定向控制线都到不了。

今年的配额控制线比统招录取分数低30分。按笔者对昆明初中学校的了解,降30分,绝大部分的定向指标是可以被用掉的。更别说定向指标降40分录取。

所以,去年的录取情况对今年没有参考价值了。今年的配额+定向70%的指标绝大部分会被用完。按分数录取的名额实际是在大幅减少的。

综上所述,影响最大的是报考云师大附中的民办学校的学生(公办初中没影响,公办初中的学生报考云师大附中更容易了)。

公办初中能考取云师大附中的学生会大幅增加,民办初中考取云师大附中的学生会减少。

3.今年如何选高中学校

江湖传言昆明中考新政利好公办初中,因为公办初中的学生大部分都有定向生资格,定向生可以降40分录取。现在还有配额指标,能降30分录取。原来有的初中学校没有一个学生能考上云师大附中。现在好了,完美实现0的突破。能上师大附中的可能一下有了好几个。

但是低分考生去了云师大附中这样的学校真的就好吗?

中考新政让低分考生因为政策原因是上了好学校。但是学生的分数是不会骗人的,还是那个分。

也许家长期盼子女幼儿园习惯没养好,小学会好。小学没学好,初中会好。这两种情况出现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因为孩子在这个时期还没定型,能改变的可能性较大。

如果还想着初中没学好,到高中会好,这个可能性就不太有了。笔者见得更多的是初中成绩还可以,到高中就跟不上了。高中不是义务教育,高中知识的难度(特别是理科)和初中是天壤之别。初中学不好,高中学好的可能性很小。

定向降30分,这30分差距是多少?这已经是昆明高中第一梯队和第三梯队的差距了。配额降40分是什么概念?这是从第一梯队到一级二等完中的差距了。

尊重教学规律,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学校,才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正道。人为去改变什么,都不见得是好事。

再说另一个江湖传言:民办初中影响较大。

传言说对民办初中影响较大,倒不如说对民办初中变化较大。

缘由是民办初中的学生本来就没有定向指标。而因为今年多出了配额指标。原先属于民办初中学生的统招指标被以配额指标的形式分给了公办初中学校。

看似是对民办初中不利了。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以前确实昆明好的高中大部分是公办高中。但是近年来,一些公办一级一等完中的成绩在明显地滑坡,有的甚至还不如民办一级二等完中了。

(注:按教育部门规定,高考成绩不允许公布,上图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这种情况下,如果公办一级一等完中还要降30-40分录取,这样的学校还值得去吗?

选学校更要选同学,孟母当年为孟子做了什么事,大家都知道。那现在这个问题就摆在眼前。

您的孩子以或者更高的中考成绩到了一所高中,而班上的60个同学有42个都是—分的。这种学习氛围可想而知。

您的孩子以或者更高的中考成绩到了一所高中,而班上的60个同学有42个都是分的。分是什么概念,以前是完全上不了任何一所一级一等完中的。这种学习氛围可想而知。

失败得最彻底的,就是温水煮青蛙。平时觉得竞争压力小,自我感觉良好,到高考时才猛然发现,比自己厉害的人多了去了。

这种情况下,还有这么多优质的民办高中可以选择。民办高中的学生几乎都是按成绩录取的(除了少数的公办学位定向和配额指标)。如果录取分数线,那同学几乎都是及以上层次的。这样不香吗?

去年高考大数据最强的云大附中的高中自主招生还有对本校初中学生的优惠政策。这种此消彼长的环境下,起码对云大附中这样自己有第一梯队民办高中的初中学生来说。有何影响?影响就是比别人更容易上好学校。与其他高中相比,以后更容易高考出成绩。

到底上哪所高中。这个问题就等同于10年前昆明的家长考虑到底是考小升初上民办初中还是直接上对口公办初中。

以前是公办初中不要分就能上,现在基本就是公办高中不要分就能上。

那看看这些年公办初中的情况,以后公办高中会是什么情况?

当昆明的部分家长还在想着怎么吃政策升学的时候,地州上的做法是集中全地区师资和生源在一所学校拼高考。可以看看上图,地州有多少高中是赶超昆明一级一等完中的。

高考可没有配额指标,也没有定向指标。这个国家从7年以来都是靠成绩上大学。全省学生拼成绩上大学,而把孩子一直放在这种升学无忧的环境下,有多少孩子能学出来?

现在选高中。选择什么没有对和错。就看家长和孩子的目标是什么。

上学,从来都应该是靠学习能力,而不是靠政策

留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nmingzx.com/kmyw/81843.html